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理性理念如何转化为艺术形象?——康德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 [摘要]康德主张艺术形象是对理性理念的表达和扩充,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康德实际上并没有具体说明艺术家究竟是如何把理性理念转化为艺术形象的。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借鉴胡塞尔的范畴直观和本质直观理论。胡塞尔主张通过想象力的自由变更就可以把握到具有自身同一性的普遍本质,但实际上既然本质直观是通过想象活动来进行的,那么所获得的就不可能是纯粹的本质或范畴,而只能是介于感性表象和抽象范畴之间的特殊表象,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图式。只有进一步通过知性和理性的抽象,才能把图式转化为范畴。因此,图式乃是理性理念的起源,也是把理性理念转化为艺术形象的中介。艺术家只有首先把理性理念还原为图式,然后才能运用想象力对图式进行加工,强化其感性和直观特征,从而使其转化为艺术形象。
  • 苏宏斌
  • 全文[ PDF 1605171.0 MB ] 2022.3(11):62-69  共有 259 人次浏览
  • 中国现代作家书信的“公”与“私”——以鲁迅书信与文集、全集编纂为...
  • [摘要]中国现代作家书信存在“公”“私”之别、“书”“信”之别。当书信仅作为人际传播影响个别人,它只是私人空间的私人文本;当书信被编入文集、全 集,就从私人空间转向公共空间。从鲁迅文集、全集编纂,可以发现,相对具有公共性质的“书”与更具私人性质的“信”出现分离,前者收入文集、全集均无阻碍,后者成为文集辑佚对象,且部分长期在全集中失收。现代作家书信如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最终成为文集辑佚、全集编纂的对象,作者本人、亲属和整理者自觉规避某些言语,先后对书信进行增删、修改,以致书信在编入文集、全集过程中发生变异,成为不同于原信的公共文本,进入文学研究者视野后,被整合到文学史叙述之中,使作家形象更为丰富和复杂,有的甚至影响作家形象塑造。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具有重写文学史的意义。现代作家书信由“私”转“公”,是一个文本凝定过程,在社会治理、政治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构成一种毛细管式的道德文化力量。
  • 付祥喜
  • 全文[ PDF 1622202.0 MB ] 2022.3(11):70-80  共有 260 人次浏览
  • 从“差不多”到《尝试集》——《端午节》的内在“低音”
  • [摘要]方玄绰的“差不多”说乃是鲁迅人生经验的结晶,是人互为奴隶的困境之缩影。在胡适勾画出“好人政府”的蓝图、引起舆论关注之际,借助“差不多”和 《尝试集》,鲁迅和风头上的胡适开了一个小小玩笑,而在这戏谑背后,更隐伏着“知”/经验型思维与“行”/ 理念型思维的对立和颉颃。《端午节》主题从私域延伸至公域,在整体上呈现出弱虚构性与强观念性,这也可以作为理解鲁迅“家庭小说”的切口。
  • 孟庆澍
  • 全文[ PDF 1619530.0 MB ] 2022.3(11):81-89  共有 341 人次浏览
  •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内源性”生成机制探析——从越文化视阈的透视
  • [摘要]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对世界文化新潮的有效汲取固然不可或缺,但 “传统内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越文化“近传统”蕴含的叛逆道统、注重变革的精神,曾长期影响我国的思想文化界;越地的面海区位优势,养成作家外向拓展的精神品性,造就内外共振的文化效应;而越文化在传统格局中的新变,也形成一种历史流转的文化精神。这些特征,恰好与越地作家群体开创中国新文学的卓越建树形成同构对应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越文化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一种重要“内源性”机制。
  • 王嘉良
  • 全文[ PDF 1610055.0 MB ] 2022.3(11):90-97  共有 231 人次浏览
  • 20 世纪 30 年代山东中学国文课堂内外的新文学
  • [摘要]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经历了从纯文言文教学到以白话文教学为主导的重大转变。作为白话文的重要载体,新文学在山东的中学国文课堂内外得到了广泛传播。这种新的文学形态,引发了教与学两方面的深刻变革,国文课堂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彰显,从而拉近了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提升了师生们关注社会现实的自觉。在此基础上,国文课堂不仅加入了新文学再生产的链条,而且为广泛的革命动员提供了历史情境。20 世纪 30 年代山东中学的国文教学,构成了立体认识新文学之历史意义的生动个案。
  • 刘子凌
  • 全文[ PDF 1615621.0 MB ] 2022.3(11):98-106  共有 209 人次浏览
  • 新诗“情绪节奏”的内涵、机制与实践
  • [摘要]郭沫若和戴望舒是情绪节奏学说的代表人物,郭沫若认为诗是对情绪自然消涨的直写,戴望舒认为诗是对情绪抑扬顿挫的曲写。闻一多和朱光潜从生理和心理角度阐释了情绪成为节奏的可行性,接受者依据诗歌节奏的“模型”,形成心理“预期”,继而根据“预期”的满足与否,产生松弛和紧张两种心理状态,同时由于“动作趋势”的作用,生理也与心理节奏产生应和,从而完成情绪的生成和传递。“预期”满足与否是情绪节奏生成的关键机制,这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印证。在新诗创作实践中,押韵、反复等是常规的情绪节奏建构方式,情绪节奏的效果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情绪节奏学说深化了我们对于诗歌节奏的具身认知,其理论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 王雪松
  • 全文[ PDF 1614105.0 MB ] 2022.3(11):107-115  共有 260 人次浏览
 1  2  3  4